人形、动植、器具穴位各点于何处?(细品)
来源: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堪舆风作者:黄麟小博士 积善缘2025-04-09 17:31
人形、动植、器具穴位各点于何处?(细品)
【特起星辰者】
特起星辰者,取其无所附丽。
其一、不因大龙行度,顾盼护卫;
其二、不是别龙随送,贵人搭带分脚;
其三、要定五星形象分晓。
皆非特起——
或因大龙身上星辰,及别龙傍立贵人;
或是仓库屏幛,倚靠附搭;
或五星形象,似是而非;
或三三五五簇排森耸;
或纵不成行,横不成列,乱出林立,而又不从中一峰出,则非特起星辰也。
固有祖宗星辰虽好,却于变换去后,星辰杂乱,头面破碎,或传出偏枯,不作穿心,一向斜出,此去作穴,亦且无用。譬犹人家,祖宗、父母俱好,乃出不肖儿孙,破家荡产,真是禀受天地乖戾之气,生此等才质,非意料所可必,亦付之无可奈何耳!关注公众号:赖布衣文化甲、赖布衣文化乙、赖布衣文化丙
名为特起——
三五成行列者,不在挨排之例,只取中心正出者为是。
形穴不可专泥龙虎、真乳。故云:亦有清奇玄怪,必先定为何等形象?然后因形而取穴,则万不失一。假如识是狮、象、龙、虎、牛、马等形,即分眠、食、坐、立,乳头、上、下,乃于情紧处取穴;或左、右眼;或口吻;耳鼻乳腹;爪脚;各随本情紧要中取之。但狮不下耳,象不下脚,龙不下胁,虎不下额,牛不下脚,马不下鬣,狗不下口,羊不下膝,兔不下气,鹿不下蹄,驼不下腹,麟不下吻,凤不下胲,猫不下鼻,蛇不下腰,龟不下颈,鳖不下壳,鱼不下头,虾不下尾,蟹不下螫;其地,向背、堂局,取之可也。

【定穴之法】
其一、是本情紧处;
其二、是收拾堂局;
其三、是取用朝应;
其四、要识避就;
其五、是看龙气所在。
不必泥正接龙脉也。故经云:“有形有象有应星,却就本形寻穴所。”是矣!
人形分背面,坐卧,侧正,醉舞之异;男不下阴,女不下乳;背面无穴,则形多下坐卧。
坐卧——多下跌踞处,及脐腹、气海等穴。
侧形——多下手掌曲池,及膝脘等穴。
正形——多下胸脘、脐眼等穴。
醉舞——多下心胸、怀胁等穴。
既分背面,又分男女;夫,山形漫然,安知其男女邪?于好乐、应星,即见是男是女;
如好乐有基琴、书剑、圭璧、尊垒、钓竿、旗盖、鞍马、帽笏等,皆男也。
女看钗梳、镜尺、妆台、帘帽、衣物、辇轿、鸾凤等,皆女也。
识认男女既真,然后依法为之,回避致命禁穴,仍取堂局朝应停当,迁点必无毫厘之差。
龙虎低、昂,前山高、下,即是高、低取穴之法,而在左、在口,则又全在大情紧要中测之。
兽形——则分行走、上下、出入、来去、卧乳、伏降、斗睡、饱食之异;亦当先看背面,背向无穴,惟于面向取之。
睡卧、奔走——多下鼻息、气堂等穴。盖,走与卧,当于气盛处取之。
上下、来去、出入——却看先后,大情在前,则取眼目、山根、须角、鼻观等穴;大情在后,则取后腿、腹下、气堂、峰颖、秋千等穴。
行、乳——多在眼目,而乳或专在乳。
降、斗——多在眼前、角心、山根、与爪等穴。
伏、卧、饱、食——多在鼻观、口舌。
更于龙、虎、狮子三形,亦有大情,不在本身珠、球索者,又不当拘执,恐反差真的之穴也。
禽鸟形则分飞翔、饮啄、浴抱、舞斗、理翅、翘足之异。此只当先看飞立之势,趋上水、下水,为之取用。
翔飞、舞斗——多下翅者。
饮啄——多下眼、喙间。
下翅稍者——是取堂局,上水、下水,盘托大情而迁之。
抱形——多取腹、取卵;卵当取靥。惟项下一穴,不可下也。
蛇形——共有七寸、气堂,余不可下,多发瘟疾;凿王字者,多损蛇;入穴或上山,反后下尾;舌与气,不可下;至如腰腹上下来去,皆不可下。
蜈蚣,蜘蛛,蛱蝶形——只有一穴在口中,余皆无穴可下;然些二形,地名小狭。
蜈蚣形必高大,尽可作用,亦不可造亭宇、庵舍,只宜结砌坟墓;蜘蛛微有毒,蛱蝶无毒,而形之小,与蜘蛛同。故口中不宜凿,只可开穴,粗纳半之柩,其一半,以土石培砌,接气脉可矣。
鱼——看上下水如何?腮及后孔是穴,或下尾、下髯鬣,又各有取用。鱼与纲、獭常相应。若穴下网,则下百袋及网坠。獭则爪下、嘴、耳。出水鱼, 引子鱼,或下尾。亦观情势如何也。
蟹形——下左右眼,及筐靥。如捕鱼之蟹,间有下螫者,然如此亦甚少。虾形左右眼,或臆,或后孔。似鱼,而有针曜,及有足者为虾。无针、无足者为鱼。主有鱼形,及螺蚌、网罟为应,然却须辨生死。死者,断不足用;赤石,为死。土石之白者,为生也。螺形则有行食、出壳、藏壳之异。故穴亦有靥、有头、及有顾壳之别。
龟鳖——各下左右肩。有应星,而阔扁者,为鳖。有蛇,及土星真武,或龟子,高而圆长者,为龟。龟应不专一物,而鳖应必须有星。盖,天文鳖星,居天河之下,箕斗之间,自有乐星在其旁,故地下之形,即天上之星,必有应星,如天文,而后为真鳖形。
龟、鳖皆有引子,而鳖有抱卵形,鳖卵必别聚一处,此又物理也。鳖皆影抱,身在水涯,而卵居岸上泥土中,必不同在一所。故一、二在前之左右者,应星也。或三、或五,在侧与后,而又聚集者,抱卵也。卵高鳖低,不害,为形之真。
龟鳖间有浮水、没泥之异;浮者,在水中,露背脑而已,不见其脚。没者,惟有背露,头脚皆不见,或见,亦必隔越泥水,见于他所也。浮、没之形,惟皆可下,而不可凿。安柩其上,以土培之,则善。凿之,则其形死矣,故不利焉。
花形惟花心。木形当下嫩稍,及开花结秀处可下。
金玉宝器取用不同。
金器——向前者,必当于乡处取用,故在弦上。
王器——攻之易瑕而碎,故在里中取用,不损玉也。
执器——在手者,以有柄与耳花靥。
然,亦有不在柄者;如玉瓒,或当在口中盛酒水处,不可执泥。
樽罂,当用刀剑或在手执处,或在快利处,或取缨眼下之。如马刀,亦有缨眼也。
带、几、虹三形相类,皆以应星辨之。
带之应——鱼袋及靴幞、圭筋、晒袍之类;不然,亦必有贵人当之。
几之应——如意、裀褥、胡椅、坐佛、贵人、拜山之类;不然,樽俎、屏风、琴基副之。
虹之应——飞瀑、湖潭、祥云、走电之类;不然,即有雨洒之点应;小注、小堆阜无数是也。
观其应,而知其形,知其形,而得其穴。带取胯,与鱼袋处下之。
几取立脚、中腰等处下之。虹取饮水处下之;亘天之虹,只取当面正处下之。然,亦自有首尾可辨,大率向水处是首也。
幡旗之形多于闪动处。旗在中股,而旗在花心最的处,或下七星处,点亦是穴,又须看朝应如何。
钗形取穴最不一——或取钗头油腻处;或取一股,或取断处,或因斜郭(垂下貌)之势,以向取之;先看本身情势,次取朝应,次取堂局,而后可定也。
管形——与针枪相似,亦以应星辨之。簪之应,有镜台、美女、妆台之类。针之应,有丝线、珠颗之类。枪之应,有虎豹、犀象、将军、武公、旗鼓之类。
又,形之大小,各自不同;
玉簪形——取花头,及尖杪。表口之中腰,是软处,及用之则藏,舍之乃见,故不可下。
针形——横鼻,直取尖下之。枪形:只下缨眼;而直者,亦下两锋。
钗铛——皆下中心,花点之穴。
求与杖相对,有求必有杖,有杖必有求。如意须下意头,手执处不可下。
琴下大徽。无微,下用指弹处。各观其融会所在。
笛形下大孔吹处。
琵琶——下揆处。无容迁变也。
月形有满月、缺月之异;满月下弦,缺月下魄、下角。
流星下星宝处,不下流焰。七星下斗,或斗中平地,有穴处或于星点取之,或大或小,或从小取大,或星点回环,只取中心正者下之。
禽宿之论盖,天有此星,地有此形,星既著于天,形则可用于地。非如其他,泛然论形穴之比。
注:此指地形对应天上二十八宿星座而言,须精研天文学。
【登山之法】
先从祖龙分定技数,仍登最高峰,领望龙势。
凡委蛇起伏者,活龙也,前去必作真穴。生硬连平者,双龙也,前去只为缠护,亦不作朝应。
天地融会,朝应之龙,亦活泼泼地,故人多误于朝应处取穴,以龙好故也。
穴法尤难于龙法,古人所谓:“十年求地,三年定穴。十年停棺,三年改葬。”此言地之难得,而穴之尤难决也。
【取穴之法】
有四:
一以龙脉入处取之。若龙穴广邈,朝应俱善,水城皆顺,向家皆利,则以龙脉取之。若穴形平缓,朝应散乱,水城横过,向家旨似,则亦以龙脉取之。
二以朝应取穴。若穴有三、四,并头而出。水有数泥龙脉,当于朝应处取之。
三以收拾左右手取穴。若主峰不正,龙脉相枚,奔进而来。左胁观之,自有龙虎,右胁观之,亦有龙虎。如此,则不必物类背,而左右停匀处有穴,则当以收拾左右手取用之。
四以收拾堂局取穴。若龙脉斜人,龙虎不停,乳头不端,坡牵(一丫,人脉剌穴)难定,以大势正堂局取之。
故,古人定穴,或似偏斜,或似脱脉,或似顺水,或似暴露;皆有所以,见先贤踪迹,不可轻忽,且点对前作四者之说,必有取焉。此触类而长之义也。
【取形之法】
清瘦高平者,为禽形;
雄勇肥阔者,为兽形;
高俊雄伟者,为人形;
小巧修长、方圆偏窄、诡怪奇异者,为器之形;
得形而后取穴,失之鲜矣!
狮子以求证之。故见其形:凡面平而方者,狮子也。他兽,面不平、不方。辨形者,以此为诀。乃狮子必带求,尾、头大,身小,前重后轻,前昂后,有回转戏球之势,此狮子之情也。凡伏狮、卧狮,则多取鼻观,或主字,如戏狮、引子狮、戏球狮、伏虎狮,多取穴于眼。盖,精神在眼,以其顾盼取之。
狮形面方而平。然,狮之形,虽斜头、衔脚、舐尾,不一而足。故狮形有头面不露,只如平坡者,两足踞前,如龙虎环卫,而中无乳,又不为钳;有平面如削,而低陷如龙虎之间者;陷,非坑陷之谓,比左右之山特深而平,不隆然而起耳。
如有球、有带、有尾、有对戏之狮,则为狮形无疑。至如虎、豹、蛟、龙牛、马、犀、象、麒麟、骆驼之属,则头不可以缩论,必头脑分明,而后可为此形,无头脑、面目,则不可妄名也。狮形难识,而取用独异于他兽。得物之情,则得地之形矣。
带球者为狮,无球者为虎。虎形面圆而凹,势雄而慑人,虽颓然,而山也,自有等精神气焰,见者,自怀长心,此真虎形也。若视之无威,履之不慑,则非牛即犊。然,亦于应星精详之;虎之应有狮、有羊、有堆肉、有拖枪、伏弩、暗箭、弧失、奔狼、雄雌、虎儿等,是也。否则,他兽也。
虎之形惟鼻、眼、爪是穴,取用各不同耳。不惟降狮(按:指猛虎降狮形),若伏、卧等形,眼、鼻单下,亦须通变,下额穴也。爪穴,如引儿等,亦可下,不独捕捉之形取之。达者自通变之耳。
龙形其貌多岩岳。有山根、升腾之龙,必有松髯。龙无髯,则无力。
关节亦长,此真龙形也。其应则雷电、祥云、日月、云梯、飞雨、湖潭等类应之,有云雷则升。
按:若日月为前案,为啸天龙,因日月现则无云雨也。
平田之龙最为难得,亦最不宜轻用。须有真脉过度,雨水界割,而后为正龙。否则,游魂漏魄之龙耳!大抵真脉,验“高一寸为山,低一寸为水"。而界割曰龙,却须溪港沟洫之水,方是真的。然,有一种平洋之龙,真脉过度,沟洫所不能断也,盖,以人力开凿,通水灌溉,故龙脉过处,自有脉线踪迹可观,无容湮没。但,平原龙与山乡龙异,平原之地,龙行地中,故掘凿不断。山乡之龙,浮出地面,故亦畏伤败,若掘凿不深,又有石骨在下者,无害也。所以,大崩洪去处皆有石骨!经中所谓“桥沉水底千年在”是也。桥者,龙脉度水之骨也。千年者,石也。如此,则虽经掘凿伤败,水流不断矣。
风形多贵,以带尖曜故也。然,穴最难下,常以毫厘丈尺之差,而有贵贱之异。故识穴不真,不若不下,恐误人耳!大抵风之形,有以金龙、玉架、方龙、百禽、旌幢奇花、梧竹、殿阁等应之。其形体,则展转清瘦,翔集顾盼,多从高冈而落,此则凤之形也。其取用,则翅肩、翅稍、冠喙、眼凤不下赅项。审此,则得凤之形,知凤之情。穴则于朝应上取之,情势紧重处取之,万不失一也。
鹅、雁、鹤相类。肥而长者,鹅也;肥而短者,雁也;清瘦而高者,鹤也;如此,则三者之形分矣。
鹅之应:卵、谷、粟、草、池塘、湖港也。形清瘦,带火焰,其应:仙人、贵人、祥云、日月、药寮、龟鹿、芝草等类。其穴:则眼鼻、喙嘴、翅膀等下之。鹤不可下类项,此穴(按:此指飞鹤饮水形)在鼻;以饮水,取气盛处耳。
牛之力在峰颖,故下此穴。(按:此指出田牛形,下峰颖.顶堆穴,以出田之情取之。)
牛之应,犁鞭、秦轭、浆塘、草池、平野、牧奴等取之。穴则有鼻眼、峰堆、蹄角、耳腹之类,看取应如何?
牛旋转,在车后,穴下车心,转轴处。若金牛牵车,则又当以车轭取之,而下峰颖穴也。
公牛出栏必昂头、舒气、舐鼻,故取鼻穴。若门牛形,则又当以斗处取,而下角心穴也。又有寒牛出栏形,下鼻准穴,而以向日之情。(以太阳为案取者:又有食草牛,而扦鼻穴,以食情取之者:又有食草牛,以转草之处取之,而扦颔穴者;亦有卧牛,间下颌穴,而并以回草之情取之者;此之权变,略同而异,随人自详加斟酌耳!)
象之力本在鼻,况卷湖之象,尤宜取鼻。亦有用牙关者,顾朝应之山、
委蛇之水,倚靠之峰何如耳?
大抵地之得形真者,骨脉与所象之物同。故取穴者,惟以物理取之;如兽,三胛缝,受穴之所也。庖丁解牛,芒刃不损,随其脉理而已。故缝为理脉之所在。胛骨之上,则刀刃所不能人,故不受穴。兽形多取用不同,如狗,惟有眠狗一形,亦只有前后胛缝可下,若非胛缝去处,其余断不可下矣。蛇之术,制其七寸之颔,则头不能回转伤人,故穴取之。
蛇之形,委蛇曲折,头尾皆活,望之如生蛇之蠕动,此蛇之形也。蛇之应有龟蛤、罗汉、真武、卵子、穿水、入草之类是也。穴则七寸、气堂、王字。蛇不下气与舌,下腰,则发瘟。
入穴蛇、上山蛇,间下尾穴,然除是用端的,山水融会,四维不缺,六道有情,而后可下,否则,履蛇尾而遭噬,非徒无益。
王字,少有下者,惟直出之蛇,不得已而用之,但下王字蛇者,多死,葬后有祸、发迟。若穴不是,则不发。
故虽则出穴蛇,识者多从偏傍取气堂穴,不取欲正,取王字耳。
按:蛇形与带形、虹形相彷佛;带形之体宽广而大,屈而不褶。虹形之体,长而圆齐,首尾同大。若长而曲文曲而匀、首尾同大者,为几形。逶迤生活,有须髯、有手脚,为龙形。此是形之当明辨者,以应案分别,则更清楚。
之形有上水、下水、引子、出水、作浪、戏浪、化龙等名。
其应则罟网、湖潭、溪港、渔翁、钓钩、轮钓丝、獭蜃、蛟龙、鹳鹭、鱼儿、筛药等类。
其穴则腮、尾、后孔,三要处而已。
间有下鬓鬣者,然甚少,盖,卷鬣非取气之所,出水鱼,间有下水花者,然多令人家夭丧绝嗣,盖,水花本取其气之所吹然,花泡本非坚凝之物,随起随灭,故能出人不寿,宗祀绝灭,不宜轻下!虾蟹二形皆微物也,水族之大,莫如鱼形。品类不一,而穴亦随时取之。虾与蟹,水族之至微,而形穴亦不同。蟹之形:有上水、下水、人泥、雌雄、捕鱼、侧身、正面等形;其应:则鱼水、网罟、湖潭、溪港等类;其穴:则左右眼、承筐,或于螫取之。
虾之形:则有横竖正曲身、浮水、入水、行沙、死生等名;其应:鱼螺、蚌鹞、蛟龙、湖潭、溪沙等类;其穴:则左右眼、臆后孔等处取之。
虾之变:多出金火,木土不变,或以水而生金,则亦变。盖,虾无有不带曜者。金、火曜,皆石。水曜,则浪而已。尖射之气,故水必生金,而后有虾也。
金钗之形不一:或横、或竖、或处匣内、或为挂壁、或为斜郭、折股之类。其应:则皆须美女、妆台、宝镜、牙梳、牙篦、帘梳、王帘、宝匣之类。穴则各随所取应下之。
金钗之形不一,亦最为难下。此形常峻,又多病于元辰水长,差之毫厘,贫绝立应。惟其峻,故易倾泻,所以不聚财而多贫;惟其峻,故下低平穴,所以深冷而多绝。惟其元展长,故水难出,而不旺子孙。若钗势平者,庶几焉。然,少有不峻者,故曰最为难下。
如意一形,分晓易见,不必待证。其应:则贵人、佛像、几座、床案、拜舞之山之类。其穴:则惟头可下,不问横、竖,理势然也。
几与带之形何以异?盖,带则长而微直,几曲而差短;带有鱼胯,而几有三足,若无鱼、无足,只以长、短、曲、直决之。又,直长者为虹而似带。尾尖如蛇而似几。故带以鱼与胯为定式,几以鼎足处为定式,无者,以应星决之。带之应:贵人、圭筋、帘幕、席帽、晒抱之类。几之应:天尊、佛像、贵人、尘尾、如意、瓶盏、屏椅、王座、宝盖之类。各有差别也。
螺之形有行、闭之异。其应:则有螺子、池塘、湖田、港、浮渚、鱼虾水族之类。其穴:下靥、及蜒妯头等处。
鳖之形,扁而圆,不如龟高而长。鳖之形,四围皆裙,无高坎墙壁;龟之形,有坎而无裙。鳖之形,必有应星图石,龟之形无之,故其应,有圆石、小堆、阜子、卵、小鱼鳅、池潭、岩崖等类。其穴,则惟左右肩,他无可下。
凡花之形,尖秀开萼,重重护托,花心端正,左右齐整,此穴形也。其应:则玉栏、俎豆、几案、杯盘、樽异、楼台、殿阁、贵人、美女之类。其穴:则唯有花心可下,无下枝叶者。不利见火星,宜水、土、木三者,而金又次之。盖,火能损花,而不假火以成就。如金见火,则有(炼成器之喜。土见火,则有蕴崇生益之助。木见火,则长。花木之性也。花见金,则犹有剃削、羡条、销凿、蠹蚀之用。木见火,则有焦枯、焚炙之害。惟水滋而土培,与之相宜也。糸针之形,与枪形相类,而所应不同,大小可别。针之应,珠与线、美女、磁石之类。穴则惟尖颖、横直取之。但针形既小,取穴宜浅,不宜深开,基宜狭,不宜润。若地形窄甚,不必开基,亦可也。切不可作亭、庵之属。琴之形似纤而小。但其应不同一琴之应:仙人、几案、瓶注、金杯、笛、仙掌之类。穴则惟徽可下,无微,则于弹处取之。
夫,船与搓、缂,皆水中乘载之物也。其体相类,而取形则殊。形既殊,则穴亦异矣!船之形:首尾尖圆,而面平,或为平夷之山,而出坡乳铁串。坐,各以上下水紧处取之。或以朝应、龙脉证之。其应,则牙樯、锦帆、浮篙、尽鼓、铁木之类。其穴,则樯眼、火仓、拖楼、鼓
纤之形,方长广润,必平田草坪,无以山为缂者。其应,则铁柱、铁木、招竿、小阵、浮木等类。其穴,则木眼、缆结、纤心、浪台心。各以紧处取之。搓之形:有丫枚、枝干,多平冈矮山,在田则非是。其应:则天何、牛女、仙人、书卷、湖潭、河海之类,或泛然星斗之象为应。其穴:则惟平窠可坐之处;搓下干,不可下技,下校则覆故也。
金盆形地在在有之,皆以四围尽高,水无出处,四时不涸,然后为吉。如池中之水,春涨、夏涸,或两溢晴乾,则为不吉。惟既葬之后,却贵乎缩,若既葬之后,水不涸,则是迁穴未正也。
按:出活泉的穴地有很多种,若葬著正穴后,泉水即涸,笔者曾杼点数处穴地.确实有此情形。
将军按剑形主山或峻,不可下。故下剑锋。将军之应,马舆、马台、马盖、剑枪、刀弓、箭弹、兜銮、旗鼓、俘囚、兵之类,穴则以人物之法取之。此下剑者,剑与人相联属,气脉不断,故剑可下;若剑别在一处,脉从他处而来,不承龙气,则不可下。盖专在龙真而后穴正,剑从别脉来,则是他技龙气,是非真龙矣!不可以此为格,误迁穴也?
按:将军为王的穴地,剑要与将军相联,不可分开,才能点穴于剑上,气脉才能贯通流注,但此种点法,是“去峻就平”的作法,是奇怪的穴。若其地融结刃剑等形,则以融结之地的本性为,王情理各不相伴,不可一概而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