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曾廖赖风水八条要义
来源: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堪舆风作者:黄麟小博士 积善缘2025-10-01 20:08
杨曾廖赖风水八条要义
在中国卷帙浩繁的风水典籍中,歌诀作为一种言简意赅、便于记诵的传承形式,历来为地师所重。
其中,源自赣派风水(亦称江西形派风水)传统的《八条歌》,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和极强的实践指导性,成为学习峦头形法不可或缺的基础文献。
相传此歌诀与唐末宋初的风水大师赖布衣有着深厚的渊源,是其所代表的形派风水思想的精髓凝结。
《八条歌》以八条纲领,系统性地阐述了龙、穴、砂、水、向等风水核心要素的吉凶辨别准则,其核心在于强调“形气结合”与“阴阳平衡”,终极目标是追求天人合一的“藏风聚气”之理想格局。
本文旨在深入、系统地阐述这八条歌诀的核心内容,力求吻合传统风水学理,为风水研习者提供一份严谨的参考。
一、 第一条:龙脉贵贱——观其势,察其情
歌诀精要:
龙脉需起伏有力、奔涌有势,忌僵直破碎。
真龙必有“迎送护卫”,断脉孤山为凶。
深层阐述:
“龙脉”是风水的根本,喻指山川之气脉,如同人体的经络血脉。判断龙脉的贵贱,关键在于审视其“势”与“情”。
1. 势:生机与力量感。 贵龙必定“起伏有力、奔涌有势”。所谓“起伏”,是指山脉在行进中有起有伏,有顿有跌,如生龙舞动,充满生机。这种变化象征着地气运行的通畅与旺盛。最忌“僵直破碎”,僵直如死鳝,毫无生气,主困顿;破碎则指山体崩裂、断崖乱石,象征气脉受伤,主灾祸连绵。
2. 情:护卫与拱托。 “真龙必有迎送护卫”。主龙脉(干龙)行进时,两侧必有小山(支龙或砂手)伴随,前面的为“迎”,后面的为“送”,两侧的为“护卫”。这些小山如同臣子护卫君王,宾客迎接主人,体现出主龙的尊贵与威严。若无护卫,形成“断脉孤山”,则龙气孤露,易受风吹水劫,为贫贱、孤绝之象。
应用心法: 寻龙点穴之初,风水师须登高望远,纵览山脉之大势。要于蜿蜒奔腾之中,识别出那条气势恢宏、护卫周全的主脉,此乃寻得吉地的第一步。
二、 第二条:穴场真假——辨其形,验其土
歌诀精要:
真穴必有“窝、钳、乳、突”之特征,左右龙虎砂环抱,穴场土壤温润。假穴则无根基,砂水反背。
深层阐述:
“穴”是龙脉生气凝聚之所,如同经络上的穴位。点穴是风水操作中最精微的一环,真假之差,吉凶立判。
1. 穴形:窝、钳、乳、突。 这是真穴的四种基本形态。
“窝”穴,如掌心微凹,需窝中平坦;
“钳”穴,如两脚分开,需钳中藏聚;
“乳”穴,如乳房下垂,需圆润端正;
“突”穴,如覆釜凸起,需明显而不孤露。
此四形,是阴阳之气交媾的具体体现,是生气止聚的天然证明。
2. 穴证:龙虎环抱与土壤。 仅有穴形还不够,还需“证佐”来判断。
其一,穴场左右必须有“龙虎砂”环抱,形成藏风聚气的小环境。
其二,穴场中心的土壤(穴土)至关重要,需色泽鲜明、结构细腻、温润如玉,开挖时若有“太极晕”(五彩土纹)则更为吉兆。若土壤贫瘠、砂石混杂或潮湿阴暗,则为死气,不可用。
3. 假穴之弊: 假穴往往形似而神非,或无龙虎护卫,或砂水反背无情,或土壤不佳。常见的有“无根基”,即穴场悬空,下临陡坡;以及受“水冲、风袭”,气散而不聚。
应用心法: 点穴需极尽耐心,细察微茫。既要看大格局的环抱,也要亲手验土,综合判断,方能找到“穴的”之所在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三、 第三条:砂形吉凶——观其情,断其性
歌诀精要:
“砂”应端庄拱揖,凶砂如投枪、反弓、尖射。
案山宜近而低,朝山宜远而高。青龙砂宜略高白虎砂。
深层阐述:
“砂”指穴场周围的所有山丘,其作用在于护卫穴场,增其威势。吉凶在于其“形态”与“情意”。
1. 吉砂: 形态“端庄拱揖”,如臣子拜见君主,恭敬有礼。具体而言,案山(穴前近而小的山)宜平整如玉几,低伏于眼前;朝山(穴前远而高的山)宜秀丽挺拔,遥遥朝拜。青龙砂(左)与白虎砂(右)需弯环抱穴,且传统上讲究“青龙宜高昂,白虎宜驯服”,故青龙砂可略高于白虎砂,以符合阳左阴右、阳强阴弱的自然之理,避免“白虎抬头”带来的煞气。
2. 凶砂: 形态恶劣,充满攻击性。“投枪”如直刺穴场,“反弓”如背我而去,“尖射”如利箭冲来。这些砂体主官司、刑伤、破败。此外,龙虎砂若残缺、断折、或过于逼压,亦为不吉。
应用心法:审砂如同识人,重在观其“情意”。是向我、亲我、护我,还是背我、欺我、攻我?此乃判断砂形吉凶的根本标准。
四、 第四条:水法生死——察其情,观其质
歌诀精要:
水宜弯曲环抱穴场(玉带水),忌直冲、斜飞、反弓。
水流需清澈缓急适中,水口宜有山峦锁闭。
深层阐述:
“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。”水是生气的象征,主财源与运势。水法重在“形”与“势”的吉凶。
1. 水形: 吉水之首是“玉带缠腰水”,即河流或道路呈弯环之形,从穴前环绕而过,有情拥抱,主聚财纳福。大忌“直冲”(水直对穴场冲来,称“水箭”)、“斜飞”(水斜向流走,无情)、“反弓”(水呈弓背对穴,凶煞最甚),这些均主破财、离散。
2. 水势与水质: 水流宜“清澈缓急适中”,清澈代表生气纯净,缓和代表气之绵长。若湍急、污浊,则生气驳杂、急促,为凶。
3. 水口: 即水流入口与出口,尤指出水口。水口处宜有“罗星、禽星、华表”等山峦或巨石关栏锁闭,谓之“水口砂”,象征气不外泄,财源永固。水口开阔无遮,则气散财流。
应用心法: 水是山家血脉精,寻龙点穴,须臾不可离水。要于水之缠绕回环处,见其恋恋不舍之情,方为真吉。
五、 第五条:朝向得失——乘生气,避死气
歌诀精要:
立向需结合龙脉走势与水口方位,使穴场乘生气而避煞气。例如“坐空朝满”或“坐实朝空”需因势而定。
深层阐述:
“向”是穴场面对的方向,是引导龙气入穴、收纳堂气砂水的关键。立向的本质是“裁气”,即通过方向的调整,达到吸纳生旺之气、规避衰死之气的目的。
1. 因形立向: 立向绝非孤立进行,必须“结合龙脉走势与水口方位”。要使坐向与来龙、护砂、朝案、水口等形势相契合。例如,龙脉从西北(乾方)而来,立向常需坐西北朝东南,以承袭龙气。
2. 坐实朝空与坐空朝满: 这是两种基本格局。“坐实朝空”指穴后(玄武)有坚实靠山,穴前(朱雀)有开阔明堂,是常见吉格。“坐空朝满”则相反,穴后为低地或水流,穴前有高大山峰,常用于平原、水乡等特殊地形,以求“纳旺气”。选择何种格局,完全取决于现场形势,不可拘泥。
3. 罗盘之用: 在形法基础上,需用罗盘精确格定来龙、消砂、纳水的方位,结合理气派的知识(如三元、三合),进行更精细的调整,确保“阴阳交媾”,福禄永贞。
应用心法:向是法则,是点睛之笔。形局虽美,若立向有误,则如宝马配破鞍,全盘皆输。必须形势与理气兼备,方能立得吉向。
六、 第六条:阴阳配合——山静水动,刚柔相济
歌诀精要:
山为阴,水为阳,需山水交融、刚柔相济。
孤阳(无山围护)或独阴(无水滋养)之地不吉。
深层阐述:
此条是风水学的哲学总纲。天地万物,莫不分阴阳。风水之道,即是调和阴阳之道。
1. 山水阴阳: “山为阴,水为阳”。山静而水动,山主内敛、稳定(阴),水主流通、发散(阳)。理想的格局是山水交融,即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有山无水,则阴气过盛,成为“独阴之地”,虽稳却无生机,主孤僻、停滞。有水无山,则阳气过盛,成为“孤阳之地”,气散而不聚,主漂泊、耗散。
2. 灵活变通: 在平原地区,可“以水为龙”,将微小的土丘、建筑视为“山”,将道路、溪流视为“水”。在山地,则严格遵循以山为纲的原则。核心在于领悟阴阳互根、相互转化的道理,在任何环境中追求动态的平衡。
应用心法:风水师须具备辩证思维。审视任何一地,都要分析其阴阳成分是否均衡,是否相交相融。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,阴阳调和,万物方育。
七、 第七条:气脉连贯——审其度,观其变
歌诀精要:
龙、穴、砂、水需气脉贯通,忌突兀断裂。
如龙行至穴场应有“束气”,象征气机凝聚。
深层阐述:
气是风水的核心,形是气的载体。气脉的连贯与否,直接关系到生气的品质。
1. 整体性: 龙、穴、砂、水不是一个孤立的元素,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它们之间必须气息相连,过渡自然。龙脉行来,要有“剥换”(形态变化),由粗变细,由老变嫩;到达穴场前,往往有“束气”(峡),如蜂腰鹤膝,使气凝聚后再注入穴场。穴场与砂水之间,也要有呼应,如龙虎砂是龙脉生出的“手臂”,朝案山是龙气向前的“余绪”。
2. 忌断裂: 最忌地形“突兀断裂”。如龙脉突然被深沟切断,穴场孤露无依,砂手破碎零乱,水流直去无回。这些都意味着气脉的中断或涣散,是无法凝聚生气的表现。
应用心法: 要用“气”的眼光看山水,看其是否一气呵成,血脉贯通。如同欣赏一幅书法,笔断意连,方为上品。地师需具备这种整体观和动态的视觉想象力。
八、 第八条:避煞乘生——综前七条,化险为夷
歌诀精要:
综合前七条,避开“煞气”(如刀脊山、反光水、风口),利用自然形势吸纳“生气”。
深层阐述:
此条是前七条的总结与运用,是风水实践的最终落脚点——趋吉避凶。
1. 煞气之源: “煞”即一切对人生理、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形态或气场。它源于对前七条的违背。如“刀脊山”(山脊尖削如刀)犯形煞,“反光水”(水面反光刺眼)犯光煞,“风口”(两山之间或狭窄处的强风)犯风煞。这些都是“生气”被破坏后的凶恶形态。
2. 乘生之道: “乘生”就是利用符合前七条吉格的自然形势,如优美的玉带水、端庄的朝案山、温润的穴土等,来吸纳天地间的生旺之气。
3. 化解与调整: 当环境中存在形煞时,风水师的任务是进行化解调整。如用植树来挡风煞,挖塘筑坝来化解水煞,用建筑或景观来遮挡形煞。其核心思想是“化对抗为和谐”,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,或将其影响力降至最低。
应用心法:风水并非追求十全十美之地(十全十美之地世间罕有),而是要在识得吉凶的基础上,懂得如何“避煞”和“造吉”。这是一种积极的、充满智慧的环境改造艺术。
《八条歌》虽仅八条,却提纲挈领,涵盖了形派风水的全部核心要素。它从宏观的龙脉贵贱,到微观的穴土验证;从静态的山砂形态,到动态的水流走向;从哲学的阴阳平衡,到实践中的避煞乘生,构成了一套完整、严谨、可操作的风水形法体系。
深入研习并践行这八条纲领,是每一位风水研习者步入峦头正法的必经之路。
它教导我们的,不仅是一套技术法则,更是一种观察自然、理解环境、追求天人和谐的智慧。
在当今时代,我们学习《八条歌》,应取其“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优化环境”的精华,将其应用于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中,这才是传统风水学历久弥新的真正价值所在。
注:该文八条歌,非传统意义上的赖公八条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