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地启钻(洗骨,拾金 捡骨)葬法
二次葬时开棺捡骨,称之为 启钻。指洗骨,拾金 捡骨。

一、捡骨葬
人正常死亡者称仙殁,以薄木或木较疏松的材料为棺,浅理入土一二尺,以使尸体快速朽腐。
三、五年后(只取单数)子孙择日揭坟开棺,将尸骨腐肉洗净,按坐姿置骨架于高约二尺,直径一尺的陶制陶瓮内,俗称陶瓮为 金坛,称装骨于金坛内为 捡金。
金坛内以朱砂洒于骨上,并书死者姓名、生卒年月,封盖深埋于家族墓地,立墓碑。(非正式死亡或夭亡者,亦作二次墓,但不 捡金,也不立碑)。
民间实行多次葬的形式,即初葬后,待棺木朽烂,再备新棺,殓骨复葬,俗称 翻尸。
经多次翻尸,直至捡不出尸骨为止。
死者入葬三 五年开棺拾骨,以被单罩于棺上,意为鬼怕光亮,防其逃遁。
然后由捡骨老人或家人将腐骨拾入瓦器内,盖上红纸,外面用石灰密封埋入深土中。
二、洗骨葬
人死之后,或暂时掩埋初葬,或将灵枢暂时停放,经过一段时间,待死者肌肉腐化掉,再把骨酪收拾起来举行骨葬仪式,将死者骨酪埋人墓穴。
由于要掘墓开棺捡出死者遗骨,用水洗干净,置于瓮或木匣内再行安葬,所以俗称洗骨葬或捡骨葬。
